山东大学(威海)绿韵兴农调研团深入孔镇街村开展养老金融调研_村民_农村_子女

发布日期:2025-07-25 08:51    点击次数:187


为深入了解农村地区居民对商业养老金融的认知状况与实际需求,7月6日,山东大学(威海)绿韵兴农调研团队赴山东省德州市孔镇街村,围绕商业养老金融问题开展实地调研。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,我们了解了不同年龄、性别、职业和收入水平的村民的想法,力求全面反映当地养老金融的实际情况。

调研发现,孔镇街村的村民以中老年群体为主,年龄多集中在50岁以上,其中不少人仍在从事农业种植、外出务工或打零工等体力劳动。整体来看,受访者的身体状况普遍较好,家庭经济状况多为一般或中等水平,少数家庭收入较高。

在代际关系方面,大多数村民与子女保持着较为紧密的情感联系,情感支持充足,但在经济支持方面则存在较大差异。部分子女能够为父母提供稳定的经济帮助,但也有不少家庭子女经济支持不足,甚至完全无力承担养老责任。值得注意的是,一些年长者对子女未来的照顾能力表示担忧,反映出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步弱化。

在养老金融认知方面,调研结果显示,绝大多数村民对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金融产品了解甚少,甚至完全不了解。许多人表示从未接触过相关宣传,也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。部分受访者虽然听说过养老保险,但对其具体内容、购买方式和保障功能并不清楚,甚至存在误解和偏见。

展开剩余48%

尽管多数村民对养老金融缺乏了解,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积极信号。部分受访者表示,如果有机会,愿意参加养老金融知识培训,了解相关政策和产品信息。一些村民提出,如果养老保险能够提供额外的医疗保障,或者产品设计更加贴近农村实际需求,他们会考虑购买。此外,也有少数村民已经通过子女购买了养老保险,显示出一定的参与意愿和实践探索。

总体来看,孔镇街村的养老金融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,面临着认知不足、信任缺失、产品设计不匹配等多重挑战。要推动农村养老金融的健康发展,亟需加强金融知识普及,提升村民的风险意识和参与意愿。同时,金融机构也应针对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,开发更加接地气、易理解、可负担的养老金融产品,真正满足农村老年群体的养老保障需求。

此次调研不仅帮助我们全面掌握了孔镇街村养老金融的实际情况,也为今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金融服务的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。下一步,绿韵兴农调研团队将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村民的现实需求,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养老金融发展路径,推动养老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,提升农村老年群体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,助力实现“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”的美好愿景。

发布于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


Powered by 2022年我们国家将举办体育盛会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